遠離長夜 — 藝術開啟的生命之光

一如光明必須由黑暗來突顯,清澈人性在紛亂的塵世裡亦更顯珍貴。「遠離長夜」以石晉華、宋冬、于一蘭(YEE I-Lann)與尹秀珍等四位中生代亞洲藝術家的精彩創作,省思當代的切身命題;他/她們分別從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結、國族處境的反思、面對資本經濟所產生的疑議、到回視時間本質所切入的「存在與虛無」,抒發出四位藝術家關注生命與省思環境的獨特視角,亦透過不同的媒材所開啟的藝術對話,帶來一次全新的心靈激盪。
 
擁抱的力量
擁抱,是人類最簡單直接的肢體接觸,也是撫慰人心的最大力量。透過擁抱,人與人之間建立起情感的互動與聯結,也表達出對彼此的理解。從2012年開始,于一蘭以「擁抱」的圖像進行一系列創作,她先邀請自己的朋友以及馬來西亞人民提供擁抱的照片,透過影像的後製處理,只留下擁抱中的雙臂,並賦予鮮豔的橙色,襯以飽和的靛藍作為背景,構成色彩對比強烈的視覺圖像。透過藝術家的設定,這些雙臂相擁的圖像各自暗示不同的字母,進而排列出深具啟發性的文字篇章。于一蘭選用互為補色的橙與藍,在形式與內涵上都呼應「擁抱」互為支持、填補的意涵,在視覺上,兩色交界處呈現出一種動態與不隱定,當我們注視著作品一段時間之後再移開目光,顏色對換的「視覺殘留」影象將會顯現,提醒著我們萬事皆有正反兩面,換個角度,會讓我們在面對歧義時,有更為全面的了解而能夠明智對應。
 
作為此系列的第二篇章,《在深不可測的黑夜裡我聆聽大地秘音,聽到了你與你的不安變成這樣行為的恐懼,不是嗎?在深深的黑暗裡》(In the Dark Dark Heavy Dark Night I Was Listening to the Secret Sounds of the Earth and I Heard You and Your Sweat Became That of Fear Didn't It in the Dark Dark Heavy Dark),這組由136件作品所構成的文句段落,是于一蘭以藝術回應馬來西亞長久以來的族群議題的最新發表。作品透過一種相互支持的動作,同時隱喻著「愛」與「失去」,並彰顯那長存於人類天性裡,互相理解與包容的潛質。
 
情感的測量
相對於于一蘭透過影像搜集、取樣與後製,精煉出「擁抱」的視覺層次,同樣以「擁抱」為題材的石晉華,則是透過身體的行為,用一種凡夫的刻度,日積月累地測量出藝術家和其所生存世界的對應關係。
 
創作於2003至2004年間的《擁抱計畫》,是石晉華當年於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PS1駐村時,以行為藝術測量人際關係的一個項目,此作以藝術家的身體測量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透過最簡單的擁抱行為,以藝術的視角紀錄下人的相遇和有關友情的刻度。石晉華邀請2003至2004年和他同時於 PS1駐村的藝術家共同進行這次創作,他以雙臂擁抱每一位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藝術家,在左臂上標出環抱時右手手指在左臂內側的位置,並請對方在刻度邊簽下名字,以量度每個朋友的身圍來記錄這段時間的相遇。最終,石晉華也以雙臂環抱自己,在背後留下自身的刻度與他的英文名字,完成這件作品。石晉華的《擁抱計畫》,以藝術家的身體和感性隱隱地道出個人對於國族政治的思索,並以個人對跨國友誼的紀錄反映了台灣作為一個定位不明的國家,在外交上的孤立與特殊處境。
 
記憶的溫暖向度
記憶,是尹秀珍創作的核心命題。出生於1963年的北京,尹秀珍在共產主義的烏托邦夢想中成長,卻在成年後面臨全球化和新自由主義經濟狂潮的席捲。生活在汰舊換新異常迅捷的北京,尹秀珍對於這股急於拋卻過往、擁抱新事物的集體樂觀氛圍秉持高度的質疑,也提出異議。憑藉著她對於「物件」的敏感和獨特興趣,尹秀珍的創作總是有著懷舊的溫度,以一種出自女性的柔軟特質,反省既定的現實框架,警醒這個充滿競爭、高速向前滾動的世界。
 
尹秀珍的作品一直都以二手衣物作為主要材料,在她看來,二手衣物,是有溫度的布料,既是使用者的第二層皮膚,也承載著使用者的情感與故事。《書籍22號》是尹秀珍以二手衣物創造出的眾多藝術裝置之一,她以收集而來的舊衣物包覆木塊,以一種簡單的創作方式形塑出一座兼含知識與感性的複雜雕塑載體。《書籍22號》的正面如同滿滿陳列著書籍的書架,背面則彷彿一座收納衣物的櫥櫃。書籍作為盛裝知識的載體,經常象徵一種知識的權力與菁英階級,以及歷代傳承而來的知識框架,但尹秀珍以常民穿著的二手衣物包覆木塊成書,將崇高的知識系統內部汰換成平凡的日常物件,不僅為知識的崇高感注入柔軟和溫度,也似乎顯示出傳播系統的轉變,讓知識體系不再專屬社會中的某個階層,而是屬於普羅大眾。於是,透過材料的反差與物件象徵的錯置與轉化,《書籍22號》以一種溫暖卻有力量的態度,對當代文明提出了反思。
 
無痕的存在
相對於尹秀珍對物件的敏感,宋冬的興趣更偏向於無形力量的探問,或是關於天地運行規律的冥思。宋冬的藝術往往從個人的行動或生活經驗的爬梳,推衍至社會群體的狀態,甚至觸及普世精神層面的辯證。而宋冬的作品裡,頻繁地在公共區域以個人形象執行創作或現身於作品之中,也使得他的創作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藝術家個人生活於天地之間的自我修煉。
 
深研道家思想的宋冬,對於時間的運行、虛與實之間的對應有其深刻的體會,《水寫時間 北京》一作道出了藝術家對於存在與時間本質的深度思考。宋冬以毛筆沾清水,在北京胡同裡寫下創作當下的時、分、秒,時間即在發生當下被標示於地面,卻又隨著時間的流逝與水的蒸發消失無蹤,不留一點痕跡。藝術家藉此抓取時間的瞬間性,並彰顯了顯現與隱藏、存在與虛無之間的關係。透過探索時間的本質,《水寫時間 北京》以行為藝術之姿精闢地觸及了生命的存在議題,而藝術家不留痕跡的時間書寫,對應了道家的「無為」哲學,更是一個「無得之得」。
 
日將東起,並帶領我們遠離長夜
這一年,世界各地不斷發生的戰火、意外、天災、人禍,似乎讓西元2014年應驗著中國紀年法裡,甲午年所象徵的戰火年。然而,面對巨變與災難乃歷史長流中文明蛻變向前的必要之痛,正因為人性光輝在安逸生活中難以彰顯,生命必須經由苦難的課題來正視困境的啓示,學習從一次次的打擊中站起,攜手面對惴惴不安的未來。狄更斯的文學名句「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澄清了亙古不變的普世價值,並提點了我們面對困境不該過度地放大,藝術永遠是苦難世界或艱困環境裡的一盞明燈,如同于一蘭以「擁抱」為核心概念之系列創作的第一章節所言,「日將東起,並帶領我們遠離長夜。」[1]
 
 

[1]此系列的首章《日將東起,並帶領我們遠離長夜》發表於2012,2014年發表序曲《愛的感受》與第二篇章《在深不可測的黑夜裡我聆聽大地秘音,聽到了你與你的不安變成這樣行為的恐懼,不是嗎?在深深的黑暗裡 》,並將在2016及2018分別發表第三及第四篇章。

96 
/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