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于吉訪談—關於「採硫日記.上卷」

「採硫日記.上卷」一展源自於您和北投硫磺谷的相遇,這在您的創作自述裡有精采的描述。整個展覽如同一場與大自然的對話,而自然的神秘力量、巫術這些元素也被您引用進來。請您談談如何把您與北投相遇的經歷轉化為作品?
 
我的很多創作都與親臨的自然世界有關,「採硫日記.上卷」呈現了我與北投的相遇經歷。圍繞北投一帶的創作過程結合文本學習與田野考察兩部分,但這兩部分的素材並沒有直接介入作品的表現形式。例如我做了很多文本考察和閱讀,但最後的展示我放棄了文獻陳列;很多實地考察的圖像、聲音等素材我沒有直接用在作品中。
 
整個創作過程要回溯到三年前初次探訪台北,由此促成2015 年四月我在關渡美術館的六周駐地調研工作,之後再回到上海工作室完成圍繞展覽空間進行的階段創作。我試圖意念化地,抽象地表述,這是一個完整的體驗過程,獲得的東西超越原有的創作方式。
 
北投帶給您深刻的體驗,您也系統性地去瞭解這個地方。如此發現一個新的地方並深入了解是您一貫的工作方式嗎?您之前如此研究過的地方還有哪些?
 
這次在安卓的展覽「採硫日記.上卷」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原本展覽計畫2015年舉辦,但是新的工作方式消耗了比預計更多的時間,展覽推遲了近一年。此次展覽是我近兩年研究台北硫磺礦從而展開創作的小小總結。文本閱讀和田野考察是我這段工作中重要的環節,也是新嘗試的工作方式。從一開始受北投特有的自然景觀吸引,然後深入其中,發現環境與當地人的緊密關係,從而將我的研究拓展到北投一帶的歷史、社會等人文景觀。前期做了文本的研讀,2015 年借著四、五月在關渡美術館的駐村深入田野考察。最遠的一次是到八煙。
 
硫磺為何這麼吸引你?
 
火山、硫磺、地熱是我們知識系統裡既陌生又熟悉的字眼,硫磺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多樣,硫磺礦是遠離城市僅止於供人參觀的旅遊景點。我在北投被硫磺所形成的自然生態吸引,那是一種在視覺、嗅覺和觸覺上都具有侵犯性,挑釁成份的景觀。硫磺礦的發掘與開採被清代地理學家郁永河以遊記的方式記載下來,因而更增添其客觀原貌之外的,對其神秘的,文學式的魔幻想像。
 
請描述您在北投進行的行為作品。
 
2015 年四月我在關渡美術館的駐地工作室裡完成了一件Ta Jama 系列,它一方面延續了我之前以石頭為題材的創作脈絡,另一方面也與北投特有物質(北投石,硫磺礦)有關。之後我拖著這件沉重的雕塑一路上山探訪傳聞中的七星池(至今仍被當地人小心翼翼保護著,鮮少在網路旅遊攻略中曝光)。路途漫漫,精疲力竭,最後到達目的地時我被自己打動,也被身臨這片奇異的景致深深打動。當時的七星池並無蓄水,一眼望見湖底柔軟的草,和草垛中央錯落的石群。
 
我把自己做的「石頭」一直拉到湖底中央的石群當中,完成這場行為。這段行為的影像紀錄後來成為錄影《女巫之石》中的一條主要線索。展覽中另一件《采硫日記- 20150504》,圖像即來自2015 年5 月4 日行為結束的現場。那天七星池底乾涸,露出了柔軟的草和湖底的石群。我通過手工絲網製版的傳統方式替代數碼噴墨列印,把原本簡單清晰的畫面重又拉回到虛虛實實的世界裡。
 
《光滑的靜物1#》裡,您以石版畫的工法表現了一顆石頭,這是來自北投的石頭嗎?
 
這是一顆四年前我從北京的郊外撿回來的岩石。當初的想法是找一塊沒有人為痕跡的岩石。石版是所有版畫種類裡最為複雜的畫種,過程極為嚴苛。但是我非常迷戀製作石版畫時冗長繁複而又極為古典的過程。我在一塊擁有千年歷史的德國霍爾芬石石面上,經過打磨、拋光、繪畫、腐蝕、上墨等工序,繪製另一塊石頭,不覺得這很有意思嗎?
 
《綠毛怪》延續了您2012 年在新加坡的個展「不是青苔」,您曾經提過:以人髮摸擬青苔植在石頭上的不是用一種材料去模仿另一種物質,而是以您的工作方式,找到彼此間本來沒關係的關係。請談談此概念這幾年來的發展,從這裡面,您如何看待人與自然的關係?
 
《綠毛怪》最早出現在2012 年新加坡Gillman Barracks 開幕展,這件作品與日後很多由石頭延展出的作品都有關,我覺得它很合適在「採硫日記.上卷」再次被展出。對作品不斷地進行修改,展出,再修改是我一貫的工作方式,因此我的很多作品難以定義何其為終結,它們好像在不斷生長。我喜歡撿石頭。《綠毛怪》使用的石頭是我的旅途沿路拾來之物,它們成了這件作品的基石。頭髮是我從理髮店搜集來,各式雜樣,再統一漂染成綠色。正如我在自述中說,《綠毛怪》創作過程並非為了簡單的借用材料去描摹物件。它仍然處在一種虛虛實實的控制中,隨處生長,這是最讓我著迷的工作過程。自然世界與作為一個生命個體的我有著緊密關聯。雖然我生長在都市,與真正的自然並沒有親近的機會。這麼看來自然世界與我的關聯難道是精神上的?(自問)
 
《芒草追日》也製作了很久,是出於一樣的理由嗎?
 
《芒草追日》的基材是石膏,水泥和宣紙,我使用這些建築材料製作了一張「白紙」,在「白紙」上描摹了兩株枯枝在戶外不斷移動的陽光下隨之挪移的陰影痕跡。這件作品的初衷是為另一件大型戶外裝置而做的實驗,之前有過一次全然不同的展示方式,此次再做修改與調整,是以為終。期待有一天原計劃裡的那件大型戶外裝置能有機會實現。
 
此次個展名為「採硫日記.上卷」,是否意謂著還有「採硫日記.下卷」呢?若有,可以透露「下卷」的計畫嗎?
 
「上卷」顯然暗示另有下文。「採硫日記.上卷」是關於台灣,關於北投的,與郁永河的《裨海紀遊》緊密相連,它幾乎是我的行走線路圖。我對硫磺生成以及其周邊地貌特徵對人產生的共鳴很感興趣,這樣的物質離我的生活很遙遠,我在試圖接近它,瞭解它。在2015 年駐地考察期間,有很多創作的想法在腦子裡打轉,由於客觀條件沒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實施,但是這些念念不忘,會延續植入我之後的工作與創作,很多時候創作的過程是相互等待,沒有期限。
102 
/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