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軌跡 — 史金淞

凱倫・史密斯
縱觀史金淞的藝術生涯,並不是寥寥數語便可概括說明了的。至少,對那些剛剛涉獵其作品的人來說會有如此的感覺。在他長達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無論是讚美之辭,還是詬病之語,各類出版物中針對他作品的細緻分析亦是少之又少。讓人好奇的是,這並不代表藝術界對史金淞作品的漠視,這從他的作品曾在眾多畫廊展出,並在市場上有著很大收藏和展覽需求上便可窺見一斑。更確切地說,他是在“批評”聲中出現在公眾面前的。在一個多元化的時代,尤其在當下的中國,藝術創作中的慣例和風格、材料和形式等,都在藝術家面前展現出無盡的可能性,而轟轟烈烈興旺繁榮的國家經濟和市場力量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向外界輸送了一批熟練工人和更多的現代工藝技法。與這些有利情況並存的,是史金淞的作品既呈現出光鮮亮麗的一面,卻又是陰沉憂鬱的;既是傑出的也是低調樸素的;既是神采超群的偶爾也是平庸乏味的。藝術家在許多令人關注的聯展,以及若干獨立的個展中展示的作品在贏得讚揚的同時,也因其變化多端的形式,偶爾也會讓觀眾左右糾結:這是同一個畫家的作品嗎?
 
當然,這說明了一個有著高度爭議性的境遇:當今世界,面對與日俱增的商業壓力和日益拓寬的藝術世界,那些活躍在國際舞臺上的藝術家們不得不伺機給他們的作品貼上令人認可的標籤,否則,迎接他們的將是另一番後果。雖然史金淞並未明確規避“品牌”這個特點,但他作品中的視覺或形式差異性在作品內容的核心理念上充當了一個轉換角色。而在這表像之下,確實存在著藝術家的思想和主旨的連續性。誠然,史金淞身處如此兩難的境地,更多地是因為他的藝術並不符合任何一種特定的學派和“主義”,可是,憑藉今天對藝術家最簡單的分類辦法,他又是難以歸類的。迄今為止,藝術作品中重複再現的主題或“徽標”(Logo)都有助於公眾和評論界對藝術家產生記憶。可是,即便到了今天,史金淞卻依然沒有提供如此的記憶符號。
 
但他卻擁有某種氣場,一種或許會令某些人覺得不快的溫和的挑釁姿態,而藝術家本人卻無比“享受”自己所做的一切,甚至從未試圖做什麼掩飾。他更沒有佯裝出一副哲學家的樣子,對他來說,那不過是一個愚蠢的偽裝罷了。史金淞通曉他所掌握的知識,而對於他不知道的事物,他也會當成任務一樣去瞭解去發現,在藝術追求上也同樣如此。當他“心境”不錯時,確切地說,到目前為止,他的作品都是他的看法和心境的表現,卻很少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著明確指向。本文嘗試掃描他過去十年的經歷,從困難重重的2001年開始,直到2011年在今日美術館展出的那些在規模和比例上都顯得雄心勃勃的作品。同時,也許可以對他大量的、有著各種變化的作品作出某些合理的注解。
77 
/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