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藝術於12月5日至12月31日推出石晉華、宋冬、于一蘭(Yee I-Lann)與尹秀珍的四人聯展「遠離長夜」。從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結、國族處境的反思、面對資本經濟所產生的疑議、到回視時間本質而朝向「虛無」的探討,源自四位藝術家各自創作脈絡的四件作品,由不同層面切入,挑起當下時代的切身命題,並且互相對話,帶來寒冬中一場熱情的心靈激盪。藝術家石晉華於12月13日(六)下午3:00舉辦講座「凡夫的刻度—相對測量」,敬邀您蒞臨觀展及參與講座。
石晉華的創作總與「測量」及「身體」緊密相關,透過身體的行為,用一種凡夫的刻度,日積月累的測量出藝術家和其所生存世界的對應關係。創作於2003至2004年間的《擁抱計畫》,透過最簡單的擁抱行為,以藝術的視角紀錄下人的相遇和有關友情的刻度,同時隱隱地道出個人對於國族政治的思索,並以個人的跨國友誼的紀錄反映了台灣作為一個定位不明的國家,在外交上的孤立與特殊處境。
石晉華的行為藝術涉及由個人身體出發的自我修煉,另一方面,宋冬頻繁地在公共區域以個人形象執行創作或現身於作品之中,也使得他的創作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藝術家個人生活於天地之間的一種自我修煉。《水寫時間 北京》一作,即出自於對時間本質的思考,藝術家以毛筆沾清水,在北京胡同裡寫下創作當下的時、分、秒,藉此抓取時間的瞬間性,而不留痕跡的時間書寫,對應至道家的「無為」哲學,正是落得一個「無得之得」。
于一蘭從2012年開始以「擁抱」的圖像進行一系列創作,她邀請自己的朋友以及馬來西亞全國人民提供擁抱的照片,透過影像後製刪除相片的細節,只留下擁抱中的雙臂。透過藝術家的設定,這些雙臂相擁的圖像各自對應不同的字母,進而排列出深具啟發性的文字篇章。于一蘭選用了互為補色的橙與藍,不僅呼應了「擁抱」互為支持、填補的意涵,精煉了「擁抱」的視覺層次,並賦予其文字編碼的意義,完成了兼具視覺衝擊與語言內蘊的圖像詩篇。
舊衣物的使用已經成為尹秀珍個人獨特的藝術語彙,衣物既是使用者的第二層皮膚,也承載著使用者的情感與故事。《書籍22號》是尹秀珍以二手衣物創造出的眾多藝術裝置之一,她以收集而來的舊衣物包覆木塊,以一種簡單的創作方式形塑出一座兼含知識與感性的複雜雕塑載體。《書籍22號》的正面有如滿滿陳列著書籍的書櫃,背面則彷彿一座收置衣物的衣櫃,將崇高的知識系統的內部汰換成日常的簡單物件,為知識的崇高感注入了柔軟和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