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藝術很榮幸於畫廊屆滿15周年的此時,推出台灣重要建築師與畫家吳增榮在畫廊空間舉辦的第二場個展「山水·人間」(Shan shui • the Earth),精選吳增榮從1996-2018年間完成近50幅畫作一次呈現。展覽訂於2025年4月19日至5月29日之間舉行,開幕酒會於4月19日(星期六)下午4點展開,我們誠摯邀請您的蒞臨。
水彩畫向來被視為是較油畫輕便的創作類型,也是多數畫家外出寫生時喜歡選用的媒材,即時、輕快、親密與透明度是水彩畫給人的普遍印象。出身建築背景的吳增榮,年輕時曾向李德習畫,並於中年時候離開建築界轉而投身水彩創作,用20多年的時間完成五百多件作品。而吳增榮以水沖畫面的特殊技法表現,混合水彩與壓克力顏料的使用,則顛覆了我們對於水彩畫的印象和想像,他彷彿從建築的視角為水彩畫開創另一條兼容歷史與人文積澱的厚實風格。
吳增榮的繪畫不是寫生,更多時候像是一種寫景與心靈寫照。他的畫作反映他內心深處那份沉鬱的性格與精神追求,畫面總是游移於具象與抽象、空間和色塊、油彩與水墨之間;而他的這種擺盪並非折衷主義手法,而更像是對於各種美學探索的嘗試。台灣熱情洋溢的光與色彩,日式美學的冷靜與疏離,中式文人水墨的孤高和淡遠,都在於他的水彩畫裡得以見到。他像是一位瑀瑀獨行的現代文人,儘管長年在台北都會生活,心中卻有一片廣闊的丘壑與天地供其翱翔。
台灣高山、醉月湖、台大校園、旅遊景點都是吳增榮繪畫裡常見的題材,這些不同主題和時期的作品包含了多種不同的風格,如受到野獸派啟發的用色與筆觸的《鐵皮屋與紅磚圍牆》,或流露東方美學與水墨語言之抽象氣質的《尼加拉瓜大瀑布》 、《十文溪口》,與《大雨過後的椰林大道》,抑或介於上述兩者之間的其他風格如《七個女人閒逛醉月湖》、《台北市政府》 。這多元的風格與嘗試,顯現吳增榮的水彩畫作在多元發展的過程中,同時地觸碰了油畫與水墨的兩種藝術語言,以他的方式為現代繪畫演繹了西方與東方美學交融的另一種可能。
經常出現於吳增榮繪畫裡的台灣高山,就像是他的自畫像般的一種存在。這些屹立堅挺的雄偉高山,回應創作者內心對於卓越的追求,以及不斷前進攀向高峰的企圖。作於2007年的《大霸尖山》是吳增榮最愛的一件作品,亦是他口中的傳家寶。大霸尖山作為吳增榮繪畫的山之代表,那他筆下水波瀲灩如同江河海洋般變化的醉月湖,則是其繪畫裡的水之象徵;而描繪台大校園與各個旅遊景點的畫作,成為畫家對於人間百態的觀察與詮釋,它們共同地組成了吳增榮創作裡的「山水·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