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YTHM OF IMAGES: Seeing Taiwan's Cultural Formation from“Emerging Taiwanese Cultural Landscape”

典藏今藝術&投資, October 2, 2021
繪畫的內在動力從何而來?對於黨若洪而言,它並不是來自精心安排的細節,亦非靈光乍現的瞬間,而是存在於創作者與繪畫本身的訊息釋放、接收與發展的連貫運動中。黨若洪於安卓藝術的個展「敘事曲」在2019年臺北市立美術館大型個展「老男.雜匯.小神仙」之後,再次演繹了他的繪畫哲學。
 
黨若洪創作時不做任何預設,不打底稿,投入於純粹的繪畫語言中。從抽象的筆觸開始,一層層的堆疊,當畫中人物的形象逐漸生成,便隨著圖像的帶領發展敘事,讓畫中人物自行表述自身的身份與處境。這份即興不是全然的隨機,而是來自創作者渾然天成的「觀測」。「觀測」是黨若洪啟動繪畫的的重要方法,下筆時將每一個動作及筆觸切分為無數個細小的節點,觀察動作所帶來的能量變化。當繪畫自身體系內的能量被啟動後,妥適地觀察、接收,打開創作者與圖像之間的通道。也因此,黨若洪作品的敘事無價值判斷、無掛勾議題,且未必有具體且完整的敘事邏輯,而是讓作品回到純粹的繪畫性。
 

黨若洪的作品,在低彩度及低飽和度的色彩、筆刷快速移動而留下的痕跡及人物與物件的安排中,營造出劇場般的視覺感受。畫面中人馬、朝聖者、木偶與祭司,都是在這真實卻又奇幻世界中出場的角色。作品《風暴中,朝聖者有眼無珠的航行》一個偶然刮除眼睛的筆觸,開始了黨若洪對他是朝聖者的認定,身份和架構完成後,連結到《桌上基督》中壯碩的西洋男子看著桌上舟上載著祭司,以及《摘果,一個黑女孩》中失根的黑人女子,三件作品組成三聯作。而《××××原地等待》未被完全上色的臉部,召喚出木偶的特徵,錯位的靴子與手部更讓畫面產生動態感。這些敘事看似後設,但卻同時是黨若洪繪畫理念的驗證──從無法預測的圖像發展的混沌之中,構建錯置的空間及形象幻變的人物,讓圖像言說,使之形成當代生活的故事,甚至寓言。

 

使用纖維板創作,其平滑堅硬的物質特性,讓每一層刷痕及筆觸都得以保留,層次堆疊也清晰可辨。這個媒材特性與黨若洪的作品特徵充份扣合,正因為他的每一個筆觸都是試探,無法預測發展,因而在畫作上留下了堆疊與修改的痕跡,例如《××××原地等待》背景未完全覆蓋的頭像,正紀錄了他的創作過程。黨若洪從不掩蓋這些看似「失敗的」筆觸,顯然,他的繪畫哲學與英雄主義式的「成功」揮灑截然不同,他不在意也不迴避失敗,而是重視如何在繪畫的內在動力啟動之下,一步步走到作品最終的結果。


「敘事曲」一展從騷動的畫面與劇場般的場景中詮釋的是繪畫朝向精神性過程。如果創作的能量如同自海底噴發的山脈,那麼黨若洪便是隨著山脈的走向踽踽獨行。他不企圖擠身藝術史的縫隙,又或被歸類為任何流派。他總是以觀測為方法,尋找繪畫內在系統中,最為感性的區塊。

132 
of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