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Rao FU's latest solo exhibition "Flaming Image" is on display at Mind Set Art Center

Art Express

 

 

 「燃燒的圖像」傅饒最新個展 
 策展 Christoph Tannert
 展期| 2023 年 10 月 14 日至 11 月 24 日 
 地址| 安卓藝術中心 Mind Set Art Center

 

 

 

出生於中國北京、在德國和亞洲生活的藝術家傅饒 ,他的作品絕非簡單的藝術生產同質化案例 , 因為他相當有主見 , 作品則是一種涵蓋了繁復藝術史內容的存在現象。

 

自 2002 年以來 , 傅饒選擇了位於德國薩克森聯邦州的藝術之都德勒斯登作為主要居住地 , 沈浸在德國的日常與「德勒斯登派」(1) 的特色之中 , 然而他現在創作的卻是一種真正的世界藝術 , 唯有全面瞭解影響其創作的各種文化因素或形式語匯 , 才能把握作品的意義。回顧這個過程 , 傅饒瞭解到 :「我開始在德勒斯登畫畫以後 , 比在故鄉時更意識到 , 我永遠不會變成別人 , 只能做我自己。不過 , 我在克爾巴赫 ( 教授 ) 門下接觸了德勒斯登派 , 為我的創作打開了新的維度」。他在訪談中多次強調 , 自己的定位並不受限於特定的語言或國家。

 


 

 

 

 

 

他這樣的立場也是在對抗藝術市場的守門人 , 這些人決定了哪些概念屬於世界藝術的作品 , 哪些則被排除在外。在當今全球化與後殖民的世界里 , 移民的脈絡和形式面貌多樣、無所不在。在傅饒的創作中 , 亞洲神話與源自德勒斯登的歐洲巴洛克交匯 , 同時又受到德勒斯登歷代大師畫廊里的前輩 , 以及孟克 (EdvardMunch)、李希特(DanielRichter) 和多伊格 (PeterDoig) 的啓發。因為 , 和所有用心的畫家一樣 , 傅饒也從其他人的畫作里汲取養分。他傾聽其他人的聲音 , 思考它們,深刻記憶它們、將它們記錄下 , 並做出回應 , 在涉及刺激注意力因子種種截然不同的佈局中調整。在此 , 藝術源於對藝術的回響。

 

傅饒的作品有那些能讓人聚焦目光留駐的地帶 , 令人轉換視角 , 重新定位。這樣的作品得益於那些連藝術家本人都感到驚奇的轉折。傅饒說 : 在繪畫的過程中 ,「他讓自己被牽引著走」。「我的畫似乎會自己完成」。

 

傅饒講述不同的地方與時代 , 訴說「今日」、「當時」, 以及其他種種中介的時刻。他對其他年代藝術的反思涉及對當下藝術的思考 , 同時探討:究竟是什麼 ,讓當下與過去或未來有所不同?

 

 

同時性能被表現的嗎 ? 當然 ! 在那些轉瞬化為一種真實而當下之感受的狀況里 , 在那些充滿活力、強烈 , 令人激動或震撼的感知時刻中 , 傅饒是個能在不同時間與空間里游移的大師 ( 參考《貓熊》或《駛向無名島》)。傅饒的風景畫中有人物 , 但看不出明確的地點或時節。畫里可能只是雲朵 ,或是投射的想象 , 這些畫面因為被作品捕捉了下來 , 所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可能是被喚起的記憶 , 或是未曾相識、無從解釋的形象。傅饒將這一切浸在豐富的色彩里 , 好抵御遺忘。他追蹤那些觸發了感官、擾動了視野 , 並緊緊抓住夢境的物事 , 為它們留下痕跡。

 

 

德國是個美麗的國度 , 但過去確立的那些慣習正在流失 , 怨恨與不滿充斥。部分觀察者認為社會意見分歧 , 壁壘分明。這些變化也在傅饒作品中留下痕跡。他也在這條船上。每幅作品都好比是藝術家的心靈。我們無法確定 , 哪些真的發生過 , 哪些又只是主人翁的想象。然而作品並沒有明確的表現形式 , 一切都是模糊的暗示或隱喻 , 含蓄委婉 , 逐漸流逝、燃盡 , 卻無從躲避。

 

《夜宴》、《赴宴者》, 和《海市蜃樓的一部分》等作品中一再出現的漸強與漸弱 ,帶著一種強風激起浪花的質地。畫作有些部分相當戲劇化 , 色彩充滿爆發力 , 描繪著內在與一個充滿敵意的世界的對抗。不過 , 終究是投降了 : 我們不是自己生命里的英雄 , 並非一切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我們只是人 , 必須接受我們的有限。

 

 

 

傅饒的創作總關於我們的時間有限這項認知。他確信 : 每件有意識創作的作品里 , 皆尚有未被描述的空間 , 如哲學家英加登 (RomanIngarden) 在他的不確定性理論中所闡述的。藝術家與觀看者以源自我們自己世界的個體經驗填充這些空間。而世界在變 , 所以作品的詮釋也會變化。不過作品本身已經為我們這些生活經驗留下空間。

 

不少傅饒的畫作都帶有超現實主義的色彩。模糊的質地讓幽靈般的存在得以現身。藝術家感興趣的是闖入日常的陌生元素。因此 , 他尋找潛意識深淵的圖像隱喻 , 並常透過不尋常的脈絡 , 或誤導性的標題 , 將畫面的效果導往不同方向。他用困擾來解放思想。雲朵般的色彩讓形象在朦朧的區塊中浮現。顏色在沸騰。傅饒引用了帶有噩夢質地的標記 , 早在孟克的作品里 , 這些元素就已被巧妙運用。由於基本上他的興趣並不在於嚇觀眾 , 而在於整體的調和 , 畫作中這些神秘的雙重意境因而完全給人一種寧靜舒適的感受。他的畫不求驚人 , 而是引人入勝。幾座飽滿的山丘、幾個恍惚的形象和蓄勢待發的色彩便足以引領我們進入幻象的世界。許多東西消失在陰影的黑暗之中 , 或是在回想與猜測的色彩痕跡里消融。細節在輪廓的消解中不復存在。景色變得模糊 , 先在畫布上 , 然後在觀者眼底 , 有些形象只剩眼窩和嘴 , 全被朦朧籠罩 , 使它們成為一張張飄浮的臉龐 ,藉傅饒不按常理的構圖 , 引出繪畫迷人的魅力。

 

 

 

這種幽靈的質地在傅饒自 2021 年開始製作的陶瓷雕塑中尤其顯著。目前已有十幾件充滿童真活力的作品 , 每件都獨一無二 , 大多約 60 公分高 , 運用各種令人驚喜的釉色。這些雕塑將傅饒的實踐拓展至三維空間 , 是他繪畫主題的補充 , 但在媒材的層面上自成一格 , 其強調動能與姿態媒材使用 , 解放了這些雕塑 , 讓它們不受限於忠實重現畫中形象。傅饒把玩具象藝術的原則 , 將具象和抽象相接 , 抹去兩者之間的區別那些也在他畫里的侏儒與精靈就這樣悄悄地出現了。

 

 

 

大部分的畫作傅饒都會先以小幅水彩的方式準備 , 通常是 40x60 公分的尺寸。他發想或捕捉的一切在此都已有雛形。有趣的不那麼多在於他選了什麼主題 , 而是他怎麼讓主題在色彩中消融或達到轉譯。部分水彩在質地上有所保留 , 不帶強烈企圖。它們沒有預先透露之後在畫布上將發生的。這些水彩有如給不確定的假設測試的跑道 , 或像是繪畫劇場里纖柔、幾乎抒情的試探。他徜徉在偶然與有意識的構圖之間。

 

 

策展人:

 

克里斯多夫.坦尼爾特(Christoph Tannert)生於1955年,目前居住與生活在柏林。1976至1981年間在柏林洪堡大學學習考古學和藝術史。自1991年以來,他一直在柏林著名的國際文化中心——庫恩斯特勒豪斯·貝塞尼恩(Künstlerhaus Bethanien)工作,自2000年開始任職藝術總監。他的策展經驗豐富,策劃之展覽多次出現於展覽圖錄、文集與專業媒體報導中,他也是《80年代的德國次文化 – 天才的庸才》(Geniale Dilletanten)在德勒斯登的聯合策展人。

 

 

 

來源:藝術家提供

44 
of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