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山林描繪觀看之外的內在風景
像是作家陳德政在《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一書中所提到的「直到生命發生之前,世間並不存在路的概念。路,是生物在地表尋找方向時所留下的痕跡,造路者是奔跑的獸、行走的人,以及想從未知彼岸帶回一些風景的探勘者。」
出生於1983年,長年著迷大自然、持續將山林雲霧入畫的林煒翔,一如風景的探勘者,總是置身自然之中,並藉由對風景的描繪,表現關於物與我、視象與心靈之間的哲思與心緒,並透過物象的安排,傳遞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與大自然親近、交往和對話的真誠體驗。他的作品經常以多層次的淡薄油彩,繪染出一片藝術家與觀者可以同遊的抒情景緻,並藉由動態筆觸的氣息流轉,梳理著山林裡呼吸與律動的節奏。
因為,對林煒翔而言,山林既是他身心倘佯之所在,亦為他漫長藝術追尋道路上始終未完的鄉愁。而他多年積累的自然記憶與這份鄉愁,早已將他行旅山林的過程轉化為心中丘壑,在他的畫布與內心中不斷交融且孕育出嶄新的生命。


以近十米巨幅畫作匯融東西方美感
在本次個展中,林煒翔將首度發表他耗時數年完成的六聯屏同名畫作《丘壑在心》,這幅寬近十米的巨幅繪畫,用綿延不絕的山頭和川流不息的雲霧水氣,混合光影灑落的明暗節奏,刻劃出一片空間與時間交會的浩瀚景觀。
其中橫式行進的閱讀經驗一改過往我們熟悉的卷軸式的視覺遊走,而是讓觀者彷彿墮入五里霧中,身心被眼前的油畫線條與萬千變化的自然意象同時包覆,體驗一種兼融東方水墨逸趣與西方抽象繪畫的美學感受。
而相較於《丘壑在心》這種大型繪畫激發出的抽象性和身體的撞擊感,小尺幅的《嶺頂》則在記憶與想像的手法中,以素描方式與速寫筆法繪出一片東方意境濃厚的山頭,讓微風拂過的輕盈與流動的畫面合奏出一支逸趣別具的秋光奏鳴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