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inuous Serial Art Life: LEE Ming-tze

張禮豪
在日本,所家,指的是只靠就能活一子的人。容易,實際上加。很多人即使靠著努力於能在連載,但每都得看者投票排行的成如何,一旦不受迎很快就被腰競爭激烈。因此,有人說過,在立志成家的人中,可能十裡頭只有那。李明正是受到一家的影開啟了他不斷連載藝術人生……

 
如果今天的孩子提起葛四郎、真平兩個名字,相信知道的寥寥可;但李明則這一代的多人來說是一生以磨的快童年回。出生於高雄縣岡里的李明,是所的「稼囝仔」。在小三年級時,因做生意的關係,全家搬到,他也跟著轉學校附近的小擺滿著各流行的連環,是他每天放回家路上必定流。李明憶說,那候最有名的漫就是洪甲的《葛四郎》。位台第一英雄,不足智多有各千奇百怪的功夫跟武器,他得以自在走眼花撩中,「看著漫自己也模仿他線條畫了好……在童年記憶中最早接觸塗塗抹抹的景象一直未曾消失。」任想到,段孩提畫歲月竟然奠定了李明則邁藝術之路的基,那些漫中的人物與內容也一再以不同的與組合,出在他往後的作之中。
 

成名北上展受挫
然而,李明則真正學習美術,卻一直要到他考上台南崑山高中第一屆美工科才算開始。當時他就已經發現自己的個性並不適合像是石膏像那種要求工整細心的繪畫練習,而把注意力轉移到西洋現代大師作品上面,相當勤奮地學習與臨摹。下過這樣的苦功,果然很快就獲得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回報。李明則1981年退伍返回故里,很長一段時間賦閒在家,就在家中經營的魚塭幫忙,並且利用閒暇時間畫圖。同年他便以〈中國風〉一作獲得「第六屆雄獅美術新人獎」,獎金高達新台幣三萬元,是當時一個普通上班族薪水的三倍以上,堪稱一舉成名,也才總算讓家中長輩對他成天在家畫圖之事釋懷。提到這裡,讓李明則想起一段趣事。他說:「那時李賢文還專程來看我,我騎機車去火車站載他,沒想到一回到家門口,剛好遇到我叔叔牽著一頭牛準備要到田裡耕作,嚇了他一大跳。」不過,也是經此一訪,才促成李明則北上發展的念頭。

初抵台北,他首先找到的是在一家叫做百鴻畫廊的工作。雖然美其名為畫廊,但販售的多是屬於外銷畫等級的玩意,主要的業務則是裝裱,李明則的工作就是裱圖、裝框、送畫。後來也曾當過臨時工、到啤酒屋洗碗盤,偶爾在報章雜誌畫幾張插畫,剩下的時間要不是畫畫,就是跑到書局看書。從得到新人獎到兼差打工,問他如何適應兩者之間外界看來極大的落差,李明則笑笑表示:「或許是我對於物質的要求沒有那麼強烈,雖然不務正業、遊戲人間,卻沒有特別緊張。在台北一晃晃了六、七年,當時藝術市場對於所謂的當代藝術接受度還不是那麼高,所以這段期間的創作幾乎不曾賣出。所以嚴格來說,最大的收穫不是別的,就是我在底層生活的真實體驗,以及認識了一些繪畫的朋友。」

面臨到最基本的生存問題無法克服,李明則於1987年返回高雄後,先在同學所開設的電動玩具店當領班,後與友人共同租屋,一起經營民藝古董店。兩人經常騎著機車到處找貨,這些傳統民藝作品所蘊藏的匠師巧思,順理成章地被李明則挪用為創作題材,也間接地讓他的美學關懷漸趨明確,落實到台灣本土文化身分認同上面。在獲得新人獎之後又十年過去,直到1991年,李明則在串門藝術空間推出的「李明則畫展」獲得頗多共鳴。隔年,在新生態藝術總監鄭明全的引薦之下,簽下經紀合約,畫廊應允每個月提供新台幣三萬元合約金,並與李明則協議每兩年舉辦個展。「直到這個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是個可以靠創作養活自己的藝術家了。」李明則說。接下來的幾年,李明則的能見度日漸提高,更接連在1996年參加「台北雙年展──台灣藝術的主題性──認同與記憶」、1997年獲選第47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面‧目‧全‧非」的參展藝術家之一,畫名一時之間達到高潮。
 
 
奉子成婚人生莫大
2001年,李明則因十全路工作室的租約到期,在藝術家蘇旺伸的引薦下,搬到高雄左營明德新村,兩人再度成為鄰居,共同展開了邁入21世紀的全新創作歷程。李明則的工作室前庭種著一棵需雙人合抱,樹齡已80幾歲的含笑樹,李明則就在樹蔭底下擺了一張生滿鐵繡的長桌,固定在每個星期四開放工作室,邀請一些朋友來泡茶聊天,相互交換彼此對藝術創作的真正想法。我們到訪的時候,還有隻名為Salut的大狗興奮地在院子裡來回穿梭跑跳,一路緊跟著主人,構成一道專屬於豔陽南台灣的特殊景致。

2009年高雄世運期間,李明則也同時在高美館舉行「我愛台灣‧更愛南台灣」大型個展,高美館館長謝佩霓言簡意賅地為文介紹,表示:「李明則的作品魅力獨具,因為具備襲仿廟宇裝飾、漫畫風格與武俠小說情調,流露出濃厚台灣常民文化特色,論起親和力少有出其右者。然而就藝術表現而言,又因布局既鬆又緊、構圖綿密細膩,鋪陳出深情又恢弘的雅俗情境,不因國際地域而產生隔膜。」果然,此展深獲好評不說,更為剛過半百的他帶來人生莫大的驚喜。

感情生活雖非留白,卻從沒想過要結婚生子的李明則,靠著優異的創作徹底擄獲了一個女人的心。兩人在「我愛台灣‧更愛南台灣」展覽開幕酒會結束後,透過友人的介紹下認識,接下來的情節發展,套李明則自己的話說:「真的是一時天雷勾動地火!」惹得坐在一旁的眾人大聲發噱,取笑他果然是跟得上時代潮流。雖然低調地只宴請三桌親朋好友,但身分從孤家寡人一瞬間變成人夫、人父,李明則心境的變化似乎並不明顯。「我想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情形,工作確實比較忙碌,生活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只想到自己。現在只要孩子笑一下,我就會滿心開懷。」

不習慣先畫草圖,李明則喜歡從一個點開始延展畫面,從「武俠世界」、「公子春遊」、「起心動念」到「皮影戲」等系列作品,都可以發現寄情於創作的李明則,在畫布上面描繪的就是他自己在生活中所遭遇的諸般情事。援引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暨藝評人石瑞仁所評論的:「李明則的創作思維既是全像立體的,同時也是水平擴散的,而其繪畫則是訴諸各種『對位』的手法來完成。一開始,他利用全景概括的方式,讓觀者瞬間掌握繪畫的主體和範疇,緊接著,他對畫中細部景物的延異,作了一種如數家珍的逐步圖解,誘導我們慢慢去賞讀這個主題所含括的各種細節和內容。」那問他,會不會把自己的夫人孩子也放進去創作中,只見他頗有幾分自得地拿出不久前偕同鄰居好友蘇旺伸一起在北京山藝術所舉辦的「後桃花源記」聯展印製的畫冊,才知道原來他早就這麼做了。在作品〈深居簡出〉中,畫面右邊中間,一個身穿黑衣、兩腿敞開坐在床上的女子就是其妻,讓人見識到到李明則性格中率性自在的一面。

對於人生,他也從來不預設目標,就某個程度而言真是「隨遇而安」到極點。只要閱讀李明則的作品,就像是在欣賞他一回又一回不停連載,充滿高潮與轉折的藝術人生,最後還要來個「欲知後事,請看下集分曉」作為收尾,多好!
 
74 
of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