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densing the Endless Moment in the Painting | Comments on “Stroll"

林文珊, 《藝術家》,2009年7月號,第410期, July 1, 2009
像文藝復興時期鑽研於藝術知識的藝術家與工匠,林煒翔有著神似的專注與實證精神,他在畫布上一筆一畫細細繪描、暈染、抹擦、修飾、琢磨、再描繪,一次又一次反覆地經營,建造出一個個風貌互異的心象風景。
 
對「永恆」與「寧靜」的追求
每一個藝術家在創作上的終極追求便是創造屬於自己獨特的藝術語彙與系統,而驅動林煒翔發展個人風格的原點,除了藝術家基本的、強烈的藝術熱情之外,則是源自於對「永恆」與「寧靜」的追求──在創作上渴求持續的熱度與穩定感,在生活上尋求心靈沉靜與清明的凝思,這種態度忠實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從記錄行旅心情的「遊蹤」系列作品,到主動耽溺於探索內心世界的「晃遊」系列作品,都可以窺見他的創作對於永恆與寧靜的渴求。
 
林煒翔於2005年至2006年間,逐漸找到一個觀看山水的角度與新觀點,他嘗試在精細寫實的風景作品上使用朦朧化的處理手法,刻意糢糊所有自然元素的輪廓與邊界,巧妙地將寫實的樣貌轉換為非現實的狀態,開啟一道通往神祕與幻想的精神空間。2007年至2008年的「遊蹤」系列作品,更進一步精簡畫面中的風景角色,單純地僅描繪一處山嵐、一個靜默的湖泊或一片雨後的森林,然後,明確地以一朵雲做為自我的象徵,寄託他對自然的嚮往與傾慕;透過雲和雲的造形,傳遞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與然交往、親近與對話的真誠體驗。此時的作品多以特寫鏡頭描繪單一的風景元素,如〈晨光〉直接將一叢樹木置於畫面正中央;有時甚至只以雲為主角,如〈遊蹤(三)〉。屆此,風景不再是創作的主體對象,它退居為陪襯藝術家內心風景的背景;也就是說,此時林煒翔的創作已從純風景寫實的藝術範疇中向前跨出一步,轉向個人特有的創作及表現。
 
林煒翔 晃遊(二) 油彩畫布 16 × 7cm  2009
 
中國山水畫的滋養

「緩緩行」個展中,最新的作品「晃遊」系列,首次以150號巨大的畫幅表現風景創作,構圖特質延續前一系列作品〈遊蹤(四)〉趨向簡化、單純的鋪陳,進而表現更為空靈的內心世界,呈現出更為自由奔放的雲霧流動感與山水飄移的張力,同時亦顯示林煒翔既有的、紮實的寫實功力是掌握表現這一切的重要基石。考究其作品的題材與作品的命名,還能發掘在林煒翔的作品裡,駐守著一個古老的靈魂,那是中國山水畫的意象與文人畫的深厚氣質,如〈伴雲居〉訴說的心境即是文人不願屈就世俗而隱匿山間,獨善其身的精神;而在〈靜心亭(一)〉與〈靜心亭(二)〉,林煒翔將畫作的唯一焦點凝聚於深山雲霧中遺世獨立的孤亭,那孤亭的形式與象徵意涵更是援引自元代文人畫家倪瓚(1301-74)擅用的山水符號。
 
左圖:林煒翔 靜心亭(一) 油彩畫布 170×170cm 2009
右圖:林煒翔 靜心亭(二) 油彩畫布 170×170cm 2009
 
單一統合的色彩
如果說大自然是林煒翔藝術創作的繆思,那麼日本當代著名畫家東山魁夷(1908-99)必定是他在色彩運用與風格提煉上的精神導師之一。同時兼具詩人與散文作家身分的東山魁夷具有豐富的人文素養與文學底蘊,他曾說:「旅行、繪畫與寫散文,是我一生的三大要素。」而林煒翔對遊歷的喜愛與鍾情繪畫的態度皆受東山魁夷影響甚深;在林煒翔的作品裡,天空、山景、草木、森林、沼澤、湖泊等風景元素各以近乎單一的色相與明度表現,並減少色彩的層次,使畫面更趨純粹,在畫作上營造出幽微深邃的靜謐氣氛,如同東山魁夷的作品帶給觀者純淨清澈、平靜而雋永的心理感受。
 
通透觀者之心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浩瀚無邊的湖泊,林煒翔的作品能撥動的即是這片心湖。他的作品具有某種特殊的魔力,在觀賞的當下,時常令人忘卻時間的進行,又令人感到時光的流逝。在畫面裡,毫無人煙蹤跡,卻充滿了生命流動的氣息;在觀看的同時,讓人瞬間進入屬於自己的生命經驗中,於沉靜的基調前,享受一種既專注又純粹的感官狀態,使人依隨本心找到隱身於意識背後的內心之鑰。
 
他的創作永遠圍繞著一個核心主題──關於物與我、瞬間與永恆、真實與心靈之間的對話關係與交互作用,他那經過深度思考所呈現出來的作品,看似簡化的風景卻蘊含著史詩般悠長雋永的千言萬語,意圖捕捉瞬間即成的永恆;在畫中,他建造一個新世界,預留一個可以容納觀者悠遊與停佇的空間,彷彿能穿越無止盡的時空,在有限的畫幅中,飄盪出無邊界的想像版圖。
 
在生活中實踐藝術的態度

藝術創作的目的是在觀念及情緒的經營之中,組織出完整的作品,只要這二者傳達的訊息足夠,就能充分表達創作者主觀的各種感受。如同林煒翔的作品想傳達投遞的漫遊情緒與移動感,不僅僅來自那些存在於瞬間凝止與緩步移動之間的雲朵,同時亦來自於感懷時間變化的藝術家意志。在他的作品中,看得到觀念與技法並重,也感受得到創作的真誠態度,因此,判讀他的作品不需要套用複雜或淵博的藝術理論,只要敞開心胸、靜心去看,即能獲得藝術家全心給予觀者的心靈贈禮。
174 
of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