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21
預展|2022年5月25- 26日 | 公眾開放|2022年5月27-29日
www.artbasel.com
安卓藝術很榮幸於2022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ong Kong)的畫廊精粹展區(Galleries)中呈現瑪莉娜‧克魯斯(Marina CRUZ)個展「織品、家屋與水」。展會於2022年5月27至2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登場,預展從5月25日中午十二時展開。
「織品、家屋與水」探尋瑪莉娜‧克魯斯的藝術實踐,呈現藝術家橫跨時間與與媒材尺幅的近期作品系列。克魯斯的創作環繞其家族記憶與歷史,家族故事與存物記憶是藝術家近十多年來持續編織的一張創作之網,這張網除了交織著藝術家的母系三代故事外,也織紡入觀者欣賞作品時所勾起的各種回憶。它就像一個有機體般的不斷成長,以聚焦於衣物細節與表情的各種樣貌,持續演繹出一幅幅交揉著女性身體與生命、時間與記憶、歷史與傷痕的人生風景。在克魯斯的作品中,水一直是災難性的日常元素。她在哈格諾伊市的老家房子常常受到洪水侵襲,以至於洪水幾乎變成了日常的災難,內化在房子的建築中,也成了藝術家在畫中的鮮明佈景。那些液化的痕跡影射了反覆的糟糕天氣或可怕的氣候變化,讓水成了作品美學的重要部分。派崔克・佛洛雷斯曾於專文「水之隔膜」中寫道:「重新審視我們觀看克魯斯作品的體驗,會讓我們思考一個較廣義的問題:是什麼決定了她的創作形式?一個重要因素是她作品的主題,衣物和房間,皆有內部和外部的雙面性,也都是皮膚和身體的棲身之所。畢特里茨・柯倫米娜(Beatriz Colomina)在選集「性和空間」(Sexuality & Space)中的文章以哲學家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關於「痕跡」的一段引言作為開頭。我之所以引用,是因為這一段跟克魯斯對於記憶的情感政治有很多共鳴。班雅明在論述中說,「生活就是留下痕跡」。柯倫米娜認為這段論述突出了「內部空間的誕生」。…….克魯斯的創作聚焦的就是這些層面,她把「水」這一元素變成了另一重維度,並組合了主要的三重比喻:布料、內部空間、水。…….就像是班雅明關於「痕跡」的論述一樣,在這個凌亂的畫布上刻下的是一系列不斷遷移的記憶,它們包裹著物體,讓它們從原本的過時、混亂、懷舊的停滯狀態釋放出來。」
瑪莉娜.克魯斯1982 年生於菲律賓哈干萊,布拉干省,現居於此。克魯斯2003 年以優異的cum laude 榮譽畢業自菲律賓大學藝術學院。她在2008 年以作品《刺繡的風景》(Embroidered Landscape of my mothers life: a Biography)獲得菲律賓艾騰尼奧藝術大獎 (Ateneo Art Awards),獲獎也使她前往La Trobe University 的Visual Arts Center 訪問研究,進而受到矚目並且開始活躍於國際藝術舞台,同年亦榮獲菲律賓藝術獎首獎及菲律賓Morris Awards。2012 年獲得菲律賓13藝術家大賞(The 2012 Thirteen Artist Award)的殊榮。除了菲律賓之外,她的作品亦於國際間許多地方展出,包括台灣、義大利、德國、法國與紐約。